徐则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
广义政治经济学最早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由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政治经济学只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做出研究,即只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研究视角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恩格斯将视角扩展到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之前的”和对“在不太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的”经济关系的研究当中。由此便产生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在对这个概念的研究当中他也阐明“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 。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这个概念有过深入的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有很多可以继续拓展的地方。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基于此,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伍山林教授及其学术团队沿着恩格斯的思想脉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以“五观”为体系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他们的研究成果“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为“丛书”,属于国家出版基金规划项目)由五册构成,分别是《渺观政治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中观政治经济学》《宏观政治经济学》《宇观政治经济学》,并于 2020年 12月由长春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件幸事。通过创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构建起一套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有益成果、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一、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狭义到广义的推演过程是从某一种特定社会关系过渡到各种社会关系,而“丛书”的创新之处也正是借鉴了这样的一种思路,将研究视角不断纵深推广开来。早在2016年程恩富教授就发表论文,提出关于构建“五观”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雏形,其思想脉络为:渺观政治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 →中观政治经济学 →宏观政治经济学 →宇观政治经济学。其中每个环节就是一个创新性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视角是基于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即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广义化。具体来说,时间的广义化是指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沿时间的展开及规律,空间的广义化是指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在空间上的展开及规律。这种从经济个体展开逐渐扩展到全球经济的研究视角,使得整条思想脉络既层层递进,又包罗经济万象,这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贡献是前所未有的。自从程恩富教授提出之后,“丛书”的编写者沿着他的思想脉络对每门学科展开了研究,最后形成这套丛书。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由于广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广义特性和历史特性,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方法论、逻辑体系和遵循原则,这是一个总体的研究范式,“丛书”有很大的创新。首先,从方法论上来讲,“丛书”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分析的研究方法;其次,从逻辑体系上来讲,“丛书”系统地研究了五大空间层次和每个空间层次上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活动,形成以空间广义为基础的并涵盖时间广义的“五观”政治经济学体系;最后,从遵循原则上来讲,“丛书”以劳动为元概念和逻辑起点,以剩余劳动理论为主线思路,综合构建多学派多学科交叉的体系。可见,“丛书”形成的独特研究范式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创新。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丛书”研究内容的创新表现在重要经济问题的本质分析都包含在这个体系当中,并且每部分内容之间都存在较强的逻辑性,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一是渺观政治经济学。这是建立在个体行为基础之上,主要分析个体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性和制度的经济学。其主要逻辑脉络是从生产条件的一个基本要素即劳动展开,将劳动作为元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自然力、生产力、产品、价值和剩余产品等概念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要素即产权制度,并对涉及人的需要和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做了必要的论述。因此,《渺观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个体经济行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是微观政治经济学。以前我国学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微观经济行为,而《微观政治经济学》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运用到微观经济的分析当中。具体做法是:以家庭和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这两个微观主体的论述建立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对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既有理论系统性,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观点。
三是中观政治经济学。中观政治经济学是介于宏观政治经济学与微观政治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产业和区域这一中观层面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是渺观政治经济学和微观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又是连接宏观政治经济学和宇观政治经济学的桥梁。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下研究产业和区域不同,《中观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辩证法,对产业和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隐藏在产业和区域背后资本统治产业和区域的本质。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不完全一样,本册书更加注重理论分析和综合研究,从人类经济活动层面研究产业和空间的存在意义,这也是对西方语境下微观分析的一种辩证扬弃。
四是宏观政治经济学。宏观政治经济学是将宏观经济问题放到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当中去研究。缘由在于:其一,社会的宏观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国家制度结构的大框架之中,制度结构的设计和形成都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而国家经济管理制度和职能等上层建筑的完善是经济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其二,宏观政治经济学的考察对象,特别是政府同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复杂利益关系,这会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途径来实现,但必然涉及法律、政治、制度等问题,这就需要将宏观经济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考虑。其三,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都是宏观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于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社会生产总量和结构的均衡条件被破坏,使得整个经济体失去了平衡,这就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介入,并进行有效的治理,所以《宏观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本质和高效合理性则更具科学性。
五是宇观政治经济学。《宇观政治经济学》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立场,将研究宽度继续拓展推广,以国际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综合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其中重点内容包括国际生产与流通、国际价值与分配、国际垄断与冲突协调、新帝国主义特征、逆全球化思想、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主权货币制度与全球经济治理。这不仅包括了现有地球上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关系的研究,而且展望了地球之外可能变成现实的经济活动。《宇观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资本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些新现象新特征考虑进来,运用新的视角分析新帝国主义特征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找出其背后运行的动因和机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简言之,“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批判地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紧密联系当代中外经济现实,从时空两个层面拓展研究基本经济理论,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增添了一个新体系,值得高度评价。诚然,作为开山之作,它在新体系的完整性和阐述内容上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