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选集

程恩富: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的政治经济学观察

2018-06-15 来源: 作者:程恩富

胡锦涛总书记625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既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又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即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就涉及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内涵;二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不同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虽然同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但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做了严格区分。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者效率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它包括产品产出总量的增加或产出总产值的增加、劳务总量的增加。其衡量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NI)等。经济发展不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即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为标志的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而且指一国或地区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不仅仅包括国民经济数量增长或规模的扩张,而且更涵盖和注重的是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协调与优化,包括节能减排。正如人的增长和人的发展的区别。人的增长只包括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而人的发展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外,还包括人的体质协调能力的增加、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以及人向外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等。

因此,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但是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总是以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为基础的,较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首先,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3645亿元,2006年突破209407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既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其次,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是在经济规模扩张或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过程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夯实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提升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指经济运行过程的平稳性,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避免了经济负增长型的大起大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宏观与微观、三种产业之间、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生产力布局的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47.9%24.2%2006年分别变为11.8%48.7%39.5%。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在各产业都保持快速增长的条件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增加许多,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和优化。与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80%以上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指经济在一个最优路径上实现持续的发展,它依赖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的全面体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扩充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增加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如通过简单地扩大生产场地、重复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原材料投入等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就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的基础之上,以获得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出。因此,它是通过技术进步、优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1978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的能源为15.7吨标准煤,2005年降到1.2吨,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在低级层次上表现为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在高级层次上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如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新市场开拓能力的提升、新制度的人为创新能力的增强等方式,不断地蕴育出能够引擎经济增长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来说,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是初级产品出口占主导段,初级产品占总出口的比例是53.5%198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首次超过初级产品,占53.3%。此后,初级产品出口比例趋于逐年下降。2005年初级产品的比重已经下降到6.4%,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上升到93.6%。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提升,但是,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只有末端的组装工序在国内进行,国内得到的附加值并不高。不管是一般产品出口,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已占主导地位。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进口和出口的77.6%87.3%,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独占鳌头,分别占有56.0%65.0%。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我国民族产业注重掌控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形成“三控”(控股、控技术和控品牌)和“四跨”(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的民族企业集团和民族跨国公司,从而夯实经济增长的潜力,牢牢掌握企业未来利润现金流获取的主动权。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仅要求经济增长的方式向集约式转变、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夯实,而且要求经济增长结果的社会效益得到全面显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目的不是最终产出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经济系统的最终产出水平的提高,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物价指数平稳、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既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又是科学发展的理想结果。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43.4元和133.6元,2005年分别上升到了10493元和3254.9元,即使按可比价格计算,也分别是1978年的6.07倍和6.24倍。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05年的36.7%45.5%。由此可见,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发展滞后,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支付过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低于GDP增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待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强和夯实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即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再次强调的原则,“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为主体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为主导的多方位开放制度,其核心是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仅在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保障按劳分配的实现,从而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充足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比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以更快地速度、更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我们沿着科学发展的路径,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管是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是将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相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继续前进,必将迎来更加绚丽的辉煌。

 

(原载《北京党史》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