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现代化,除了以上两个综合性的指标外,还可以具体通过下列几个重要指标来衡量。
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不同比例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制定虽然要受到决策部门的意识影响,但终究是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下便有一定的产业结构,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具体反映。
中外六国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构成①(%)
表五
国别 | 年份 | 农业② | 工业③ | 建筑业 | 商业 | 送输业 | 其他 |
中国④ | 1985 | 28.1 | 53.7 | 10.0 | 2.7 | 5.5 | — |
美国 | 1983 | 2 | 28 | 4 | 17 | 6 | 43 |
日本 | 1983 | 3 | 34 | 8 | 12 | 8 | 35 |
西德 | 1983 | 2 | 35 | 6 | 11 | 6 | 40 |
英国 | 1984 | 2 | 31 | 5 | 12 | 6 | 44 |
法国 | 1984 | 4 | 28 | 6 | 12 | 5 | 45 |
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
②包括农、林、牧、渔业。
③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水、电、煤气。
④中国为社会总产值部门构成。
以往我们总把工业化作为某国生产现代化的标志,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也确实都有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不够了,社会已发展到一个“超工业化”阶段,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用原来的标准显然无法说明问题。包括信息、服务、保险、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所谓“经济服务化”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在这些行业历来薄弱,工业比重也只达到53.7%,距离当年发达国家所达到的70%以上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在继续加强工业化的同时,及时向经济服务化发展,以缩短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距离。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我国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的特点,从原始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到现代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各部门、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与发达国家比较,工业劳动生产率固然落后,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更显得落后。前已说明,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员的比例高达71.6%,那末代表这个比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本上能表示我国生产现代化在总体上的水平。
中外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①(1985年)
表六
国别 | 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的谷物(公斤) | 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的肉类(公斤) |
中国② | 1,131.7 | 42.8 |
美国 | 95,296.0 | 7,167.0 |
日本 | 3,213.0 | 714.0 |
西德 | 17,388.0 | 3,526.0 |
英国 | 31,770.0 | 4,647.0 |
法国 | 32,951.0 | 3,275.0 |
①资料来源《世界经济》1987年第3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5年。
②中国为1984年数字。
表六说明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确实是低下的。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的谷物和肉类能分别达到5,000公斤和1,000公斤,那么必然会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促使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上升。
3、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科技的进步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我国生产力走向发达阶段的主要支柱。然而,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可以通过某国科技人员在人
口中的比重和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来体现。
中外四国科技人员数及比重
表七
国别 | 中国 | 日本 | 西德 | 法国 |
科技人员数(万人) | 746.6 | 704.6 | 227.8 | 125.161 |
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 0.7 | 5.9 | 3.7 | 2.3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世界经济年鉴》1983—1984年。
科技人员的比重能比较直接地体现科技的发达程度。我国这个比重宜在2%左右。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和国家的教育经费及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外六国教育经费及占财政支出的比重③
表八
国别 | 中国 | 美国 | 日本 | 西德 | 英国 | 法国 |
1981年 (亿元人民币) | 1981年 (亿美元) | 1980年 (十亿日元) | 1979年 (亿马克) | 1980年 (亿英镑) | 1980年 (亿法郎) | |
教育经费 总额 | 146.23 | 1,998 | 13,908.1 | 649.857 | 128.56 | 1,359.27 |
占财政支出 的比重 | 10.8 | —— | 19.6 | 10.1 | 13.9 | 17.8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世界经济年鉴》1983—1984年。
我国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还不算很低,但教育经费绝对数的差距就明显了。如果进一步计算人均教育经费数,那么差距将更加悬殊。为了弥补绝对数的差距,我国的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要上升到15%左右,方能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确保劳动者素质的迅速提高,从而为我国经济在下个世纪的腾飞和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原载《经济问题》1988年第5期,第二作者为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