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经济学

程恩富 周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国际对比(上)

2018-06-23 来源:原载《经济问题》1988年第5期 作者:程恩富 周环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国际对比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标准为尺度。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也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去认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同国际对比,对我国的生产力状况进行分析。

生产力水平的不发达状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基础性的经济特征。这种特征是由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所决定的;并且规定了此阶段要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生产力的不发达状况具体表现为生产商品的比例小,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低,生产现代化的水平差。

(一)生产商品化的比例小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它通过市场和竞争的作用,推动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更快地发展,使社会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因此,生产商品化的比例大小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第一个具体量化标准。对于生产商品化,可以通过下面三个基本角度来分析。

1、各类市场的数量和规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组织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通过各种市场机制的活动带动经济的运行。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场体系的完善是密切联系的。然而我国各类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其明显。例如资金市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已有1,550家美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股票在那里挂牌,经营着2,250种普通股和优先股股票,到1986年9月底,股票总值达到21,272.98亿美元,每天平均交易量为14,000万股以上。而我国原先根本就没有资金市场,目前刚在有步骤地开拓和建立。近期先考虑开办短期资金市场、包括银行之间的拆放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当然,我们不可能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那样的规模相比,但两者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其他如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也存在同样的差距。

2、进出口贸易的大小。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成为社会财富。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在国内流通量中得到体现,但在进出口贸易额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中外六国1984年进出口贸易额

表一(单位:亿美元)

国别

中国

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

法国

进口额

274.1

3,411.8

1,364.9

1,512.5

1,059.7

1,038.1

出口额

261.4

2,178.9

1,701.3

1,697.8

945.1

932.8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86年。

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都要比我国多若干倍,尤其是美国,进口额要多达12倍强,出口额要多达8倍强。这说明我国的商品生产还需大大发展,生产的商品化比例要大大提高。现在的状况和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是很不相称的。进出口数额总要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

3、就业部门的比例。劳动者服务于三大产业比例的高低,体现了商品生产化比例的大小。商品经济的发达,必然形成大批劳动者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集中。

 

中外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

表二(1982年%)

国别

中国

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

法国

第一产业

71.6

3.6

9.7

6.0

2.7

8.4

第二产业

16.2

28.6

34.5

44.8

34.5

34.6

第三产业

12.2

67.8

55.2

49.1

62.8

57.0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1985年第4期;《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且人口众多,就业人员在第一产业的比例可以略为大一些,但71.6%的比例是太高了。这表明我国还未曾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商品化的比例还很低。要完成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所讲的“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的阶段,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一定要降低到40%以下才行。

(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

生产社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它的程度高低构成了衡量生产力水平的第二个具体量化标准。我们也可以通过三个基本角度来分析生产社会程度的高低。

1、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农业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加深了农业内部的分工,农业日趋专业化。在专业化情况下,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个社会经营系统,每个劳动者只是经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他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他。农业专业化有利于自然条件,利用农业机械,推动科技应用,加强市场竞争,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专业化程度却比较高。例如美国,在1969年专业化农场已达90.7%,其中专门种植大田作物占30.6%,专门种植蔬菜占1.2%,专门生产水果3.1%,专门饲养家禽占3.3%,专门生产牛奶及奶品占15.1%,专门饲养牲畜占37.4%。在专业化农场中,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占91%。在具体工艺上也是专业化的,如养鸡业,养鸡场只管鸡的饲养和育肥,所需雏鸡由孵鸡场负责,孵鸡用蛋由种鸡场负责,孵鸡用蛋由种鸡场供应,种鸡则由家禽育种公司提供。我国的农业专业化程度是极低的,自然经济的成分颇浓。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专业大户,但从数量上和规模上看都是微小的。据统计,到1985年,我国农业联合体有48.47万个,就业人员达420.14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1.34%。如果农业的专业化程度能达到70%左右,那末我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必将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2、企业的集团化程度。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把不同工业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起来,从原料的生产到加工为产品、甚至利用废、脚料等系统囊括在一起,以形成规模极其巨大的生产单位。英国总产值在7亿英镑以上的大企业就有100家之多,英国石油公司、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美烟草工业公司、英国化学工业公司一等都达到将近100亿英镑,其中英国石油公司更是高达300多亿英镑。可见他们的企业规模之大,生产社会化程度之高。而我国总产值在2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仅有8家,其中冶金工业2家、石油工业3家、电子工业1家、电力工业1家、纺织工业1家。相比之下,我国在企业的集团化程度上的差距是很大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纯粹的企业经营行为,它不包括靠行政力量组织起来的集团。因为这种集团是体现不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只是一种权力集中而已。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需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把所有的企业从行政控制下解脱出来,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然后才能在该基础上扩大企业规模,建立众多的企业集团,提高集团化程度。

3、生产经营的国际程度。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既能在国内经济活动中得到体现,也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体现。一般地讲,一国的多国公司情况基本上能说明该国在生产经营上的国际化程度,从而体现出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如后起的日本,在1983年进入世界百家巨型跨国公司的就有12家之多,年销售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上,丰田、松下等特大公司更是达到近200亿美元的水平。这些巨型公司在国内外广设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有子公司20多家,其中在海外的有12家;松下电气工业公司有子公司80多家,其中在海外的有70家左右;日立公司有子公司30多家,其中大部分在海外。生产国际化不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的数量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据统计,美国在70年代初制造工业产品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石油精炼、化工、橡胶等要达到二分之一以上;汽车、制药更是在四分之三左右。1982年,美国在国外的资本要达到8342亿美元,国外在美国的资本是6655亿美元。这些统计数字说明了经济发达国家生产国际化程度之高。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国际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但比重仍是极小的。1985年,利用外资44.6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2.65亿美元;在国外创办企业更是寥若晨星。这离生产国际化的要求还甚远。我国劳动力充足,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理应优先大发展,积极投入国际市场,使年总产值能快速达到数百亿美元。在利用外资和向国外投资创办多形式的企业方面,也需要有更大的进步,以推动我国生产经营国际化的程度。

(三)生产现代化的水平差

所谓生产现代化,就是指赶上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的过程。用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数和国家收入总值及人均数这两个综合性指标能典型地反映某个国家生产现代化的水平。

 

中外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数

表三

国别

国内生产总值

(百万美元)

人均产值

(美元)

国别

国内生产总值

(百万美元)

人均产值

(美元)

中国

345,973.7

310.0

西德

614,252.1

10,040.1

美国

3,619,200.0

15,291.5

英国

425,063.7

7,524.6

日本

1,254,984.8

10,456.5

法国

490,222.1

8,921.2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1986年第11期;《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

 

 

 

 

 

 

中外六国国民收入总值及人均数

表四

国别

国民收入总值

(百万美元)

人均收入

(美元)

国别

国民收入总值

(百万美元)

人均收入

(美元)

中国

201,824

195

西德

575,867

9,348

美国

2,713,800

11,694

英国

417,477

7,484

日本

909,372

7,677

法国

477,862

8,813

①资源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83—1984年;《世界经济》1986年第11期。

②中国为1984年数字。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总值分别占到英、法、西德的40—60%和35—45%,其间的差距似乎还不悬殊。但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就不同了,即使和其中最低的英国相比,也

只分别占到其数值的5%和2.5%,其间的差距就相当悬殊了。这说明我国的生产现代化水平还十分落后。虽然在某些地区、部门的生产现代化水平不至于如此,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尚未根本改变不发达的格局。即使到本世纪末,实现了“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也不过达到人均800美元的水平,只是脱离温饱阶段,进入小康水平而已。我国人口众多,因而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能分别达到5,000美元,应该说已经进入世界经济的先进行列,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