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正在从“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转变,这一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1982~2010年中国有效劳动力的变化情况,并对有效劳动力的长期变动做出预测。
一、有效劳动力的概念
(一)劳动力素质
1.劳动力素质的含义。劳动力素质指劳动力的状况和水平,反映了劳动力质的规定性。劳动力素质可分为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马克思指出,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就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为此而花费的教育费用随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明赛尔把为提高劳动者技能所进行的培训称作“人力资本投资”,即将劳动者技能与人力资本的概念等同使用,并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模型,考察了个人在受培训时间和工作时间之间的选择行为。[3]舒尔茨假定国与国之间大部分人的天赋才能分布趋于一致,从而把人力资本定义为“后天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口质量特质即知识和才能”。他指出,人力资本可通过儿童保育、家庭及工作经验、教育及保健等方面的适当投资来增进,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4]贝克尔则更明确地将健康列入人力资本范畴,认为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而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搜集工资变化的信息等方面的支出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其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5]
2.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劳动力素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农业文明阶段,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这一阶段的生产主要依靠劳动者数量的投入。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阶段。在该阶段,初等教育逐渐得到普及,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逐渐分离,资本、技术和市场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开始逐渐普及,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主流,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6]知识、创新、智慧和学习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劳动力素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很多学者对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丹尼森对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劳动力平均素质每年提高0.93%。而劳动力平均质量的改善对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年增长率的贡献率为0.67%,约占实际国民收入年增长率(2.93%)的22.87%。[7]而贝克尔认为,由于丹尼森没有将这一时期的健康、在职培训和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的改善考虑在内,所以无法解释另外四分之三左右的经济增长。[8]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做了大量实证研究。由于采用的方法和数据口径不同,计算出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差异较大,从7%左右到40%左右不等。[9]但这些研究都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如,王德劲(2009)对我国1952~1984年、1985~1998年和1952~1998年要素贡献率的测算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45%、35.54%和36.52%,而劳动的贡献率分别只有4%、2.83%和3.54%。[10]
3.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劳动力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6.04年上升至2005年的8.38年。劳动年龄人口由1982年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主体,逐步转变为2000年以后的以初中文化程度占主体。而且,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也明显上升,从1982年的10.69%上升至2005年的24.61%。另外,我国人口的预期受教育年限也获得显著提升。预期受教育年限指5岁儿童入学时可预期的一生受正规教育的平均年限。它可由五岁及以上人口的各年龄净入学率累计得出。 [11]这一指标反映了在校生可预期的受教育程度。如表1所示,我国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7.74年跃升至2005年的12.3年。由此可以推测,我国未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会相应出现大幅提升。
表1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
年度与国别 | 小学及以下(%) | 初中(%) | 高中(%) | 大专及本科(%) | 硕士及以上(%) |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
1982年中国 | 62.84 | 25.52 | 10.69 | 0.95 | - | 6.13 | 6.83 |
1990年中国 | 53.37 | 32.62 | 11.84 | 2.17 | - | 6.82 | 8.91 |
2000年中国 | 37.14 | 42.31 | 15.42 | 5.14 | 0.09 | 8.17 | 11.06 |
2005年中国 | 32.22 | 43.37 | 16.63 | 7.77 | 0.21 | 8.38 | 12.30 |
1964年美国 | 6.56 | 20.45 | 52.55 | 20.50 | - | 11.04 | - |
1978年美国 | 3.88 | 11.12 | 52.22 | 32.79 | - | 12.07 | - |
2000年美国 | 3.51 | 7.36 | 47.07 | 42.05 | 7.14 | 12.84 | 14.72 |
2005年美国 | 2.44 | 6.03 | 38.57 | 52.95 | 8.23 | 13.63 | - |
2007年美国 | 2.46 | 7.00 | 39.00 | 51.54 | 8.13 | 13.54 | - |
2000年日本 | 11.83 | 47.34 | 40.42 | 2.15 | 12.90 | - | |
2005年日本 | 6.65 | 45.38 | 47.97 | - | 13.70 | - | |
2005年印度 | 48.89 | 21.93 | 20.62 | 8.56 | - | 6.30 | 10.82 |
资料来源:王广州等,《我国教育总量结构现状问题及发展预测》,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所示,200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38年)与美国1964年的水平相差2.66年,与美国2005年的水平相差5.25年之多,与日本2005年水平则相差5.37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印度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仍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但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和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却比我国分别高3.99%和0.79%。此外,我国2005年的预期受教育年限(12.3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比美国同期水平低2.42年。
(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关于劳动年龄,各国的劳动统计制度普遍以15岁或16岁为劳动年龄下限,但不设劳动年龄上限。我国现行劳动统计制度以16岁为劳动年龄下限,不设上限。为便于与国际统计口径相衔接,本文将15岁人口计入劳动年龄人口。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982、1990、2000和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分别为66 953万、81 976万、97 608万和111 727万,其中15~64岁人口为62 003万、75 662万、88 798万、99 843万。可见,198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三)劳动参与率
1.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劳动力参与率(LFPR)指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经济活动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1]经济活动人口可用劳动年龄人口(WPOP)和劳动参与率LFPR来推算。
2.劳动参与率的变动趋势。首先,我国总体劳动参与率已出现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2~2005年间,我国男性劳动参与率逐渐下降。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明显上升的过程,然后开始逐渐下降。总之,总劳动参与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但仍保持在70%以上。其次,我国人口的年龄性别劳动参与率结构呈现比较稳定的倒U形结构。图2和图3分别为我国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状况的变化趋势。15~24岁为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年龄段。在1982~2005年期间,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都有明显下降,而且趋于一致。这表明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而且男女受教育机会趋于平等。25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参与率在此期间保持稳定。同样,25~34岁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也比较稳定。而35岁以上的女性参与率在1982~1990年有明显提高,然后趋于稳定。
图1 劳动参与率总体水平变动(1982~2005)
三、有效劳动力变动趋势
(一)有效劳动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