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依然闪耀着灿烂光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本版今天继续推出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专题,以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视野,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30年前的3月14日,一代伟人马克思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了光辉的遗产——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高居榜首。进入新世纪以后,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全球再一次点亮马克思思想的光芒。现在许多中外进步人士都承认,马克思至少为21世纪的当代世界留下了三大遗产。
深刻察析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批判性。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马克思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现实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分析工具。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各种理论流派,使用了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穷尽解数,最终却难以逃脱经济社会危机的冲击。从石油危机、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占领华尔街”国际运动、各国罢工示威等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使资本主义不得不一次次站在危机的悬崖边。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何种变化,当代世界仍是一个由资本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世界,这一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代表大垄断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及其政策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和消费失衡、资本和劳动对立、财富和收入分配分化。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演化和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下能够被科学地解释和说明。
正确引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建设性。13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无比深刻的影响,使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得以大大发展,中国面貌得以彻底更新。
马克思的思想还为资本主义心脏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提供了指针。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一些国家的社会不公、贫困、债务奴役等问题,又激发了国际秩序中的新干涉主义等问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金钱政治和资本力量主宰社会文化等,受到各国民众的普遍质疑和反思。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各种源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不断涌动。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
有效推进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其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逻辑严整、博大精深,却又反对死守教条、思想僵化。马克思的思想100多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于其科学体系和理论观点,而且在于其科学的方法论。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的思想还渗透在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中。各国学界积极推动“在场的马克思”对话,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消费社会批判、环境伦理学等角度展开的经济学研究,从异化思想、历史语言学、文化哲学等角度展开的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国际秩序论等角度展开的政治学研究,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视角的拓展。这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的理论探讨,无一不证明马克思的思想火花所具有的惊人穿透力和强大说服力。
无疑,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仍将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长久的基石,释放无尽的正能量。
(作者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图片说明: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1847年11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问世。
图为《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左)和马克思所写《共产党宣言》草稿仅存的一页(头两行字为马克思夫人燕妮所写)。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