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冯道杰、程恩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养成探赜(上)

2022-06-26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作者:冯道杰、程恩富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养成探赜(上)

摘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水平不同,把人类推进到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呈现出不同形态的人类文明。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切入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生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现代化,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真谛蕴含着真、善、美三个维度,彰显着科技的威力、德力、魅力,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做“求真的先锋、至善的标杆、臻美的使者”,需从社会养成和个人养成两个层面,综合国家政策、社会制度、伦理治理、经济支撑、文化滋养、精神传承、教育熏陶、团队打造、实践磨砺等多种因素,外在激励约束与内在激励约束相结合,共同推动科学家精神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努力建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养成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社会养成;个人养成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水平不同,把人类推进到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呈现出不同形态的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大量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在全社会涵养与弘扬科学家精神。

顺应时代需要,党中央向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发出“四个面向”【2】“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伟大号召【3】。2019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4】,引领社会追求真善美蔚然成风。以氤氲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切入点,推动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科技强国,成为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长期关注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和科学精神的研究,更多地从科学技术的功效和作用看待科学家的地位和品格,更多从科学家的个体禀赋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解读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更多强调科学精神求真的一面,而对科学家精神至善、臻美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内涵研究不够深入。中国动物学界奠基人秉志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解读为“公而忘私、忠于所事、信实不欺、勤苦奋励、持久不懈、仁爱之心”【5】。丁俊萍等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以爱国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奋斗、协同、育人为实践和方法论原则【6】。潜伟认为,科学家精神更强调科学的社会属性,是科学精神的人格化、时代化、中国化【7】。彭青龙等提出人类精神内涵由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信仰精神三部分组成,分别以质疑、关爱、使命为精神精髓【8】。还有一些学者(如顾吉环,2021;钱学敏,2020;等)对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典范科学家个体体现出来的精神进行了解读。

关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养成和弘扬的深入研究比较缺乏,在知网检索系统中输入主题词“科学家精神”共检索到534条结果,输入关键词“科学家精神”共检索到44条结果,同时输入主题词“科学家精神”“养成”共检索到0条结果。许多学者针对领导讲话和中央文件精神进行了解读和时论报道,还有学者从党的领导、社会制度、社会教育、道德约束、个人禀赋等方面阐述了与科学家精神的关系。胡祥明(2018)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家精神的关系及其时代内涵、塑造方法等【9】。余德刚(2018)认为科学家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阶级性、整体性与协作性、开放性与独立性、创新性与进步性”【10】。徐祥运、张童阔(2018)强调从加强人文主义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监督等方面重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11】。李波(2019)等研究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问题【12】。

总体来看,从社会养成和个人养成两个层面,综合国家政策、制度体制、伦理治理、经济支撑、文化滋养、精神传承、教育熏陶、团队打造、实践磨砺等多种因素,外在激励约束与内在激励约束相结合,努力建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养成体系的学术成果非常缺乏,通过知网检索系统未查找到相关结果。

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当今时代,世界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工业革命4.0时代,科学技术及其体系化应用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元化功能,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和国家间竞争的主要手段,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人才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求真,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至善,科学家精神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于一体,在求真与至善的辩证统一中实现臻美。善是真的灵魂,真是善的核心与本质,美则是精神体的依托和展现。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应当是真、善、美三维的融通共进,三者彰显了科学的威力、德力与魅力,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缺一不可【13】。如果科学家失掉了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善,而走向反人类反人民的所谓真和美,不仅是扭曲、异化、虚假的,甚至是危险、丑陋、邪恶的。

科学家精神随着时间和实践而与时俱进。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品格和意志品质。从科技救国、科技报国,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薪火相传中积淀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意见》详细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强调占有事实、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勇攀高峰、严谨治学、把握规律的求实创新精神,以达到求真;强调以国为重、淡泊名利、服务人民、潜心研究、兼济天下的爱国奉献精神,以达到至善;强调集智攻关、和合共求、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克明俊德、奖掖后学的协同育人精神,以达到臻美。《意见》对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解读集求真、至善、臻美于一身,融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于一体,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更加突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制度属性和时代需求的创新性、求实性、人民性,倡导构建科学家精神执着求索和社会养成体系。

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由交互作用的个人组成,二者有机统一。作为社会人,科学家精神的养成不仅需要有个人的执着追求,还要有社会层面的熏陶和影响。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需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综合国家政策、社会制度、伦理治理、经济支撑、文化滋养、精神传承、教育熏陶、团队打造、实践磨砺等多种因素,外在激励约束与内在激励约束相结合,共同推动科学家精神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努力建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养成体系。科学家精神的个人养成,是指单个个体人如何通过培养、教育、影响、塑造等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优良品质。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是指如何在社会层面弘扬科学家精神,成为一种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导向,形成社会风气和潮流而不断发扬光大。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标志着精神文化体系的不同性质。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群体动物,更是社会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科学家精神的个体养成需要历史传承、社会环境、社会实践的滋养,更加契合现实社会条件和时代需要,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又需要个体养成为支撑,个体养成是社会养成的细胞基础和落脚点。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与个人养成交互促进,相辅相依,共同构筑科学家精神的养成体系。

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科学家精神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是由个体依托于物质环境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开放循环体系,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人成长、成人、成才过程都必然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历史的、现实的、家庭的、教育的、自然的,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善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教人才政策、体制机制等,对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具有根本性保障作用和直接激励作用。

科学家为少数人谋私利,不择手段不顾后果,还是满足大多数人需要,投身于人类进步事业,决定着其工作的方向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科技发展被少数人作为役使并剥夺他人的手段和资本,科技发展和人的欲望膨胀相互推动,导致科学技术与科学家的异化。科技发展可以重置权力关系,既能扩大原有权力的范围,也能分解有争议的权力进一步创造新的权力【14】。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但反对以此为手段奴役剥削他人的“人役人”、“物役人”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15】。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与对立的物质基础,进而在人与人实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集体、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在无私利性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育立国、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能否占据发展制高点,源自于一个国家是否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的制度和政策优势。一个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在“一穷二白”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中国经过短短七十多年的和平发展,已充分彰显了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实事求是的求真之魂,有着为人民服务的至善之宗,有着人类大同的臻美之梦。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和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在一致,息息相通,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需要通过具体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来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各级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大型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充分吸纳社会力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相适应的新型举国科教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搭建政产学研企的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工作体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学贯中西的科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17】,造就一批功底实、素质高、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品行好、开拓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18】。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变部门分割、互不统属、多头管理、小而散的状态,大力解决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帽子”重复、检查频繁等突出问题,彻底改革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要打破简单以升学率、就业率、引用率,以及“五唯”【19】等为依据,杜绝以财富多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等为标准,建立以成果质量、贡献程度、绩效优差等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机制,营造民主公正、激励创新、海纳百川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激发创新智慧与活力。

(二)建构导向明确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形成科学家群体和科技工作者良好的科技道德、科技良心和工作作风,对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具有典范和规约作用。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互动渗透的【20】。马克思、恩格斯以“双刃剑”比喻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人性伦理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冲击,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计算机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技能退化正在加速【21】。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着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关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日益沦为智能社会的“附庸”和“奴隶”【22】,对人机关系、人的本质与主体地位,以及公民隐私、国家安全、社会公平、社会治理等形成新的冲击,“数字穷人”日益被边缘化【23】。科技伦理体系规范了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活动应有的使命担当和价值导向,明确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思想、感情、作风和行为从事科技工作。科技道德和科技良心是科技伦理的主要内容,划定了科技工作者作为人所必备的良知和道德底线,对社会的价值认知和导向形成软约束和软激励。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以道驭术”“以道驭技”“以民为本”等科技伦理思想,对道术观、义利观、民本观、人性论、天人合一思想等都有着深刻认识,特别强调人是器物的主人,技术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限制和禁止一些“奇技淫巧”。“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24】(《墨子·尚贤上》),“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25】(《墨子·鲁问》)。“人为物本,物因人而用”【26】(王祯《农书》),而不能“物役人”。

新时代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理当强化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和人文精神教育【27】,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防止科技工作者陷入钱、权、色的贪婪陷阱,摈弃权力、关系、利益、学阀等对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困扰,打破官大学问大、钱多学问多等怪现象,构建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自然生态协同演化、共融共生的社会系统,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因此,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等文件,提出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