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断改善科教工作者的待遇、工作条件和环境,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教工作的吸引力,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物力人力支撑。
精神与物质,辩证统一,相辅相依。能否为科技教育和各类人才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撑,也是衡量优先发展科教事业是否真正落实的主要标志之一。科学家群体和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必须以满足其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前提,给予他们献身科教事业优越感、神圣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9】。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是利益和效率,一些地方官员错误地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在一般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短期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热衷于任期内见效快显政绩的招商引资,对“老板”的“关爱”远远大于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关爱。对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不能要求他们在必要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还要多出成果,不能只“挤奶”而“不给草”。相对于一些“星”们轻轻松松日赚斗金,科技工作者的待遇的确很低,甚至一些做出卓越贡献的大科学家依然生活清贫。片面要求一个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鞠躬尽瘁,甘受清苦,而一些耍弄权术、投机钻营的人却坐拥亿万家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无疑是另一种社会分配不公,对普罗大众,特别是青年人投身于科教事业缺乏吸引力,甚至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不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把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结合起来,加大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舆论宣传与社会教育,对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具有关键性引领作用。
科学家精神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价值准则导引和整体环境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环境中,对利益因素的考量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也渗透于科学研究与文化发展中。市场机制是一种手段,可以刺激竞争,加速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但市场过于追求私和利,激发人的欲望膨胀【30】,对公和义、奉献精神等有着负面冲击和影响。在有失公平的制度安排下,数字技术导致数字时代权力失衡的加剧,“数字穷人”更加边缘化【31】。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腐朽、堕落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蜂拥而来,再加上西方势力和平演变等图谋,对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养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观念,导致官本位、崇拜权威等思想,过于追求权力和金钱,不敢质疑和批判权威,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人们在“病态社会”中得到物欲的满足和“虚假的快感”,丧失了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异化为被操纵、被控制的“单向度的人”【32】。科学研究需要基于好奇心的科学精神,做产业需要工匠精神,推动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树立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及文化自信【33】。新时代建设科技现代化强国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法治、道德、文化等力量消弱和抵御市场经济、官本位等对科学家精神的负面冲击和影响,防止科技工作者异化为学阀、行政官僚、金钱的奴隶,将科学家精神多领域、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美德,唱响主旋律,结合社会现实和每个人的实际工作,宣扬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楷模,为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为此,各地需要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五)打造具有良好学术和科研风气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共同体,搭建政产学研企交流联接平台,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社会养成的微观发育生态。
科技进步呈现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趋势,面对庞大、繁杂的科技攻关和科研任务,无论是学识、能力、眼界,还是精力、时间等,个体力量都是微弱的。科技突破与创新,很难依靠某单一学科、专业,依靠某一位科学家的力量完成,需要整合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知识背景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建科研团队和科学共同体,搭建政产学研企交流联接平台,协同合作,交流互促,共同进步。在科学共同体内部,通过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等,从而构成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工作的微观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内化为科学良心和科技道德自觉。
同时,以科学家精神激励和培育学术新秀和年轻人队伍,形成教学相长、交流互促、交融共进的科研团队和梯队,打造艰苦奋斗、团结互助和风清气正的科研队伍,共同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特长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推动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更容易对接国家和企业重大任务和需求,防止科技事业的断层风险,以群体和团队的力量带动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养成。
另外,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是封闭的自我循环、闭门造车,而是在开放的系统中不断新陈代谢的。建立开放环境中的自主创新体系,在不断吸纳外部信息和能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立自强的能力,营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社会养成的外部生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34】。构建科技创新的开放系统,必须以自主、自力和自立为基点,开放和外援为条件,将战略支点建构在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上,在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层次与质量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生长的科技生态系统。
四、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个人养成
组成人类社会的单个人是精神理念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完整主体,反映在肉体与灵魂、思想与行为等方面。具体到每一个体人养成科学家精神,既是社会环境和科研生态的熏陶培育,更是科学家个人精神境界、意志品质的自我修养、考量与锤炼。
(一)树立崇高理想和高远目标,将个人的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人类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科技与人文、信念与现实、知识与价值相统一,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格局。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口头上的信仰,更是行动上的追求。在物质匮乏、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冒着巨大风险,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他们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典范和最好诠释。一个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使命而工作,就会持久地充满奋斗的力量,不断提升人生境界。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35】,贯通信念、科技、人文教育,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科技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新时代科学家要胸怀祖国,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品德,勇于担当,奋发图强,争优创先,在人类进步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中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二)淡泊名利,坚守科技伦理和科技道德底线,永葆科技良心,增强社会责任感,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把崇尚科学、探求真知作为毕生追求。
在现实社会中,科学家同样具有作为人的弱点和劣根性,必然受到人的需要、欲望、兴趣、感情等因素的支配。社会环境、社会因素对科学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乃至家庭熏陶影响之中,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有着天壤之别,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禀赋、道德水平、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意志品质等因素。科学真理是客观的,科学家不能随意制作科学事实【36】。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人们探索真知的原初动力。优秀的科学家要具有坚定信念、崇高品格和顽强意志力,始终把热爱科学、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不迷信,不盲从,自觉坚守科技道德和科技良心,涵养人文精神与素养,打破功利、欲望、关系等因素的困扰,独立思辨、敢想敢干,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不断提升洞察力、思考力、推理力、判断力,面对挫折和质疑愈挫愈奋、坚韧不拔。
(三)不断追求科技前沿,顶天立地,植根大地,立足实践,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把科技工作与生产劳动实践、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7】一个人的价值是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的,把教材背得烂熟却不会应用的人,“不能算理论家”【38】。新时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入群众与实践,植根中国大地,把理论与实际、学术成果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孜孜以求,才能打破封闭的小环境,突破思维惯性和传统习俗的束缚,获取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获得广阔空间和舞台。科学家来自于人民中间,是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科技进步与创新又是为人民服务的。在现实实践的历练中,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抢抓机遇,永葆科学良心,不断增强为国担责和为民服务的能力。
(四)保持开放视野和开阔胸襟,打破学科壁垒和门派世俗观念,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形成优秀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共同体,把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人才培育相互结合与融合。
不同领域和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相互关照,是更高层次的科学家精神。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需要打破学科和专业限制,跨界发展、跨领域发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形成作风优良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共同体,以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科学项目、科研集成项目、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的科技项目以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等为主要抓手,聚焦重大科学项目、卡脖子科技和关键核心技术,整合资源,协同攻关,甘为人梯,奖掖后人,把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打造团队与培育后人融为一体。同时,要打破门派、出身、学历、论文等固有偏见,把科技工作者与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融于一身,实现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融合统一。
(五)确立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勇于登攀,敢于创新,自强不息,实现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内在融通,塑造优良的科研品格。
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等独特而卓越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禀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在民族救亡、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这些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养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典范样本。每位有志于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科技工作者理应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以仁人志士、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和坚强意志激励自己,砥砺前行,实现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内在融通,共同塑造形成自己优秀的科研品格和高尚人格。
“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39】(《周易·乾》)。人追逐私利,产生欲望,追逐公利产生价值;让私欲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才能实现义和利的统一【40】。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先进文化优势基础上,唱响主旋律,通过制度、法律、文化习俗和道德教化等调适和规制欲望,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道与术、公与私,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达到身心和谐、义利平衡、物质和精神相协调,共同构筑起科学家精神养成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又要引导人们追求合于义的利,合于道的术,合于人民利益的权,把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融为一体,科技与人文协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41】,在服务祖国和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科学家精神求真、至善、臻美的完美融合与辩证统一,形成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协同演化、共融共生的生态系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
【2】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3】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9-12(2).
【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9-6-12(1).
【5】孙炜,史玉民.秉志论“科学家之精神”及其现代价值[J].科学学研究,2020(10):1729-1734.
【6】丁俊萍,李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及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66-72.
【7】潜伟.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J].科学学研究,2019(1):1-2.
【8】彭青龙,易文娟.科技人文、思维比较和人类精神——访谈钱旭红院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0(2):1-8.
【9】胡祥明.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的凝练及塑造[J].科协论坛,2018(12):8-11.
【10】余德刚,龚松柏,余周唱晚.论我国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6):151-155.
【11】徐祥运,张童阔.科学家社会责任感面临的新挑战及其重建途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9-55.
【12】李波等.将科学家的强国精神和爱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6):199-200.
【13】刘长明.论科学三维[J].烟台大学学报,2018(5):1-11.
【14】H.Can Kurban,Ismael Peña-López,Maria Haberer,“What Is Technopolitics?A Conceptual Schema for Understanding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J].IDP.Revista de Internet,Derecho y Politica,2017(24):3-20.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6.
【16】程恩富,伍山林.促使社会各阶层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思路[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2):5-11.
【17】自然科学家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关注自然科学,这是思想境界更高层次的科学家精神。钱老就是榜样。程恩富教授在给中组部一位研究者写的《缔造大同:钱学森“世界大同+共产主义”理想新论》一书的推荐语评论说:“钱学森的世界大同共产主义思想弥足珍贵”(参见该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等思想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此外,众所周知,钱老曾经强调中国不能丢掉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这些均表明钱学森具有战略性和高层次的科学家精神。
【18】程恩富.程恩富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7.
【19】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20】马云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互动的内在动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82-83.
【21】[美]托马斯·达文波特,茱莉娅·柯尔比.人机共生[M].李盼,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0.
【22】孙伟平.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0(12):119-139.
【23】高奇琦.智能革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2020(7):81-103.
【24】墨子[M].张永祥,肖霞,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7.
【25】墨子[M].张永祥,肖霞,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18.
【26】(元)王祯.农书译注(下)[M]. 缪启愉,缪桂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 2009:694.
【27】彭青龙,廖静.科技文明、生态文明与思维教育——访谈谢和平院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10.
【2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N].人民日报,2019-7-25(1).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30】武建奇.共同富裕:从远大理想到战略实施的历史性转变[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2):17-21.
【31】Mark Andrejevic.The Big Data Divi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4(8):1673-1689.
【32】孙伟平.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0(12):119-139.
【33】彭青龙.石墨烯、科学文化与学术评价——访谈刘忠范院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11.
【3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5-29(2).
【35】彭青龙.绿色发展、科技人文与跨学科思维——访谈金涌院士[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1(4):1-11.
【36】刘大椿.科学客观性与创新性的统一[J].山西师大学报,2021(2):1-10.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8.
【38】陈卫平.构建寓价值观于其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2-20.
【39】周易[M].(宋)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6.
【40】冯道杰,王蔚.中国传统治国智慧:女性、市场和相权——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海派经济学,2020(3):194-207.
【41】何成洲.人文之“用”与科学之“诗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