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式革命与常规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分化与综合
一个规范的较大的经济学学派的形成,离不开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2003年,由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创办的《图书》杂志在7~8月合刊中,《共产党宣言》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被该刊评选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这是继英国广播公司2002年在国际互联网上搞民意调查,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榜首之后又一重要信息。
为何马克思和凯恩斯能共同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评选为极有影响的思想家?其缘由在于,他们的整个理论创新实现了范式革命,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所谓范式,在此概念提出者即美国哲学家库恩看来,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以及共同进行科学活动的基础和工具。在外国经济学说演化史上,除了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和杰文斯等的“边际革命”以外,就要算创造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革命”,以及代表劳动阶级经济利益的“马克思革命”。尽管这些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内容、性质和方法不同,但总是促进了经济理论的论争和繁荣。
以社会主义经济学为例。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是人类经济思想史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独创和里程碑,可以说是一种范式革命。可是,经济学的前苏联范式与马克思范式既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来看,马克思的言论很少,更没有给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况且,马克思和前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标准本来也不尽相同。总体上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学范式是冷战背景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实践的理论反映。因此,改革前,我国经济学界出现照搬前苏联经济学范式的“仿苏”倾向是难以避免的。
当前的问题在于,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维持原有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式吗?即哪国强大,就主要照搬哪国经济制度及其主流经济学范式;或者以为市场经济体制只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也可以不管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和类型,主张照抄照讲“无国度性”“、无阶段性”和“无阶级性”的西方经济学范式。
其实,由以前对经济学的“苏联范式”盲目崇拜而现在又简单地倒向“美国范式”,从研究方法观察并无差异,是共同的僵化思想及其惯性在起作用,因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无感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化并生成众说纷纭的许多流派,恰好表明他们并未探求到共认的经济学体系、核心和方法,我们也不可能无选择地模仿其相互不同甚至对立的一切方法和观点。诚然,西方经济学的确给中国输送来了市场观念和实证分析、数量分析、边际分析等经济科学的研究方法,开拓了理论研究的视野,但另一方面,它的过度形式主义方法和理论与中国经济的脱节,也会使中外经济学研究误入歧途。
面对21世纪国际学术和文化激烈竞争的中国经济学界,必须依照党中央关于“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战略示意,着手构建经济学的“中国范式”。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学家从简单引进和模仿的自在方式到理论创新的自觉或自为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对洋教条主义的摒弃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我国学者构建的经济学意味着要实现两个超越:既超越马列经典经济学,又超越当代西方经济学;要体现两种实践:既体现东西方市场经济实践,又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要显现两种创新:既要有经济学的某些常规发展,又要有其范式革命。它将是一种科学反思经济现代性的“后现代经济学”,同时也将是一种“后马克思经济学新综合”。因为海派经济学家等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正在创建的经济学新范式必然具有世界眼光,是在当代国外经济学继续分化和局部综合的基础上去实现全面系统的科学大综合。其中包括整合马克思经济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激进经济理论、加尔布雷思和缪尔达尔的制度主义、凯恩斯左翼经济理论、克鲁格曼国际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以及“中心—外围”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理论,积极汲取当代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系统学、生物学、数学等多学科的可用方法。
二、经济学的假设方法
2003年6月,国内17家重要媒体共同推出“20世纪文化偶像”大型公众调查的结果,雷锋也被选为“十大文化偶像”之一,引起众说纷纭。有学者提出:不能否定盗窃者和逃税者的自私理念与行为;雷锋的助人为乐行为是最大的自私。这些在公众看来也难以接受的言论,其根源出自18世纪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他们只把“自私人”及其假设作为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或公理,并由此推演出整个经济学体系和经济发展趋势。
按照西方“自私人”假设和思维逻辑可以类推:逃税何害有之?作假账何害有之?以权谋私何害有之?若把盗窃和逃税等非法行为均看成同“生产”一样,就会像张五常教授那样,强调“利己损人对社会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问题是损人所得的利益是否大过他人蒙受的损失。”①难怪此类经济学假设和经济思潮流行的国家,往往含经济犯罪在内的各种社会犯罪率极高,非法竞争和地下经济极为普遍。
这就进一步提出一个深刻的难题:如何科学地假设和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怎样全面地观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活动?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