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选集

程富恩 王新建: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下)

2018-06-20 来源: 作者:程富恩 王新建

()环境方面

中国的生态环境承载着空前庞大的人口压力加上历史欠账、人为破坏等因素当前环境污染仍相当严重生态恶化的危险并未消除。

水环境状况: 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36. 8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296. 6亿吨。目前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面源氮、鳞污染加速着水环境的恶化区域生态破坏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更使水体环境恶化雪上加霜。许多河流面目全非成了黑水河、臭水河如淮河191 条支流有80%呈黑绿色一半以上河段丧失使用价值许多湖泊消失水源减少。

大气环境状况: 整体污染较为严重。2006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58818万吨比上年增加115%。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烧时少有脱硫除尘装置造成大气污染污染形成的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土壤环境状况:一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已逾356万平方公里。虽然每年都加大治理力度但每年却新增流失面积100万公顷土壤流失高达50多亿吨。如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含沙量也达l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二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截至2004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中国每年因荒漠化而直接损失540亿元。其他如盐碱渍化问题仍普遍存在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这都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低下的土地生产能力造成巨大威胁。

结合人口因素看环境在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压力更大。今后20年中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走势是:根本遏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难度更大(这将是困扰中国生态环境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森林植被结构简单、功能退化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江河断流与地下水超采将愈演愈烈土壤污染的潜在危害将逐步凸显赤潮发生频率和强度继续加大。

三、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可持续发展其本质要求即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1. 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

中国的人口性质正处于马克思所揭示的“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类型。这是人口与生产力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工作失误也难辞其咎。无视我国“人口压迫生产力”的事实否认在人口问题上个人与社会、局部与全局的矛盾机械拿西方一些人口学家(如科赫)通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理论主张“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认为我国应先发展经济后控制人口而不是计划控制人口以使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是“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下的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坐等经济高速发展后再降低生育率其结果是:庞大的人口会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将大大延缓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其他认为中国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已取代人口数量而上升到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方面的说法(如将老龄化放置于人口数量问题之上、认为老龄化将会是压垮21 世纪中国社会新的人口“包袱”) ,其错误也是明显的。

首先其认识上的根源在于“淡忘”了中国“最大的实际”——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对中国人口仍在继续增长、生育率仍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希望生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比例达70.7% ) 视而不见而对中国控制人口的负面影响却夸大其辞。人口数量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坚持控制人口数量始终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次是所谓一些“新的人口危机”问题。“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低生育水平不会成为一个新的人口危机。我们认为生育率的下降与老龄化和性别比偏高可能接踵而来但却非完全相关或全因全果的关系。放宽生育政策当然可以年轻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样中国的问题将会更多、更尖锐、更难解决。解决老龄化问题绝不能像有些人主张的“立即全面恢复二胎政策”而应实行一种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如对于不生育的家庭实行高保生一个女孩的实行中保生一个男孩的实行低保违纪生二胎的不保可考虑变处罚为奖励等。

再者还要注意现象与本质之别。如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但这并不能由此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并没有成为经济的增长制约因素更不意味着我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一马平川了。从我们对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回顾和现状考量来看“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而这种“过大”根源还在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在于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的人口规模。笔者和一些相关机构的联合调查表明与现在基本实现“一胎化”政策(总和生育率112)相比若在全国普遍允许双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二胎那么中国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时的规模分别为13193亿人和15150亿人两者相差1157亿人而达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一胎化”为2024放开“二胎”为2045相差21年。可见坚持严格的一胎政策控制人口这一占有资源的主要形式的总量规模对于减轻现实的和未来的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意义重大。

2. 在不冲击低生育水平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注重人口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其基本思路是:全面理解三个“没有改变”努力保持更替水平以下的生育率以使人口总量适应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国情下所要求的合理规模“加强对低生育水平的实时监测和前瞻性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公共政策如通过诸如加大保障力度和范围、取消户籍限制、加快城镇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政策导向解决老龄化、区域人口负增长、抚养负担差异等结构性问题通过加大国民教育和计划生育奖励力度解决就业乃至性别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加快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坚定不移地走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道路

1. 建立与人口发展相协调的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体制

回顾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利用开发可见我们并非缺少宏观管理的理念而是亟待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利用的宏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势在必行。总体规划是政府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确保资源与人口规模相协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尽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管理机制是实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

2. 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前所述经济长期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的“代价过大”即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甚至“掠夺”式开发之上的。我们所熟知的数据是中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 /10, 日本的1 /20, 德国的1 /6。可见中国GDP因高消耗高污染而“缩水”。照此模式发展2020年人均翻两番的目标将难以达到。因此促进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拼资源”向主要依靠“提效率”的转变势在必行。为此依靠科技进步对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