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选集

程富恩:马克思的运输理论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2018-06-20 来源: 作者:程富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的同时,对运输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在资本主义条件的具体表现作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只要我们撇开某些论述的资本主义特性,马克思的运输理论对于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交通运输业,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通运输经济理论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李斯特。他从振兴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出发,提出了重视交通运输的国民生产力理论,但其论述并不多,而且相当混杂。与李斯特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运输理论尽管是分散的,但却是大量、全面和深刻的。

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运输’的性质曾作出过非常明确的分析,其中包含三层意思:首先,马克思把发展交通运输经济看作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范畴。他说,交通运输“提供了一种生产力”,①“改善交通运输工具也属于发展一般生产力的范畴”,②“交通运输业是逐渐地靠内河轮船、铁路、远洋轮船和电报的体系而适应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可见,马克思是把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视为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并认为交通运输业将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其次,马克思反复指出运输业属于产业部门,即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是生产力体系内部各企业、各部门实现联系的纽带。它与工业、农业、建筑等一样,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产业系统的独立生产部门。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除了采掘工业、农业和加工工业以外还存在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这就是运输业,不论是客运还是货运”,④运输业“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⑤

第三,马克思认为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运输业与一般产业部门相比,除了具有生产部门的共同属性以外,还显示着自己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运输生产过程特殊。它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只是改变其空间位置,因而运输所提供的效用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务,而不是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二是运输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特殊。比如,运输工业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大规模的移动,而其他生产部门的劳动工具就不是这样;再如,运输不需要原料,运输过程没有运输对象的消耗,这使得运输的资本运动及成本构成也有异于其他生产部门。三是运输经济的功能特殊。国民经济内部各经济单位、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纵横联系要依赖于运输活动,对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建国以来,尽管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没有很好地遵循马克思有关交通运输性质的理论精神,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工业等部门的发展,无视交通运输部门的物质生产性,实际上把交通运输业当作服务吐行业。甚至当作纯社会福利事业来对待,在相当程度上违背交通运输必须先行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全面紧张,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当前,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从全社会来看,运输能力与运输数量极不适应,在客货运量增涨数十倍的同时,运输网总长度只增加了六倍;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所构成的综合运输网中过份强调了铁路,而相对忽略了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运输价格体系有缺陷,各种运输比价不合理,造成弃水走陆、弃公走铁,妨碍水运和公路的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运输基础设施落后,运输工具数量不足,运输技术、装备水平低下。从各大城市来看,市内道路交通拥挤不堪,人多路少和人多车少的矛盾很突出城市对外交通极不通畅,港口、铁路、民航全面紧张,压船、压车、压客、压货情况长期存在,普遍出现“进不来、出不去”的状况。从各地农村来看,以机械、畜力、人力三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乡镇交通网络极不完善,在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均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农村商品经济需求。一方面大量的农副产品无法及时运往市场,造成农民“卖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品也无法迅速、大规模地销向农村,又形成农民“买难”的状态。

根据马克思关于交通运输性质和特点的论述以及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宏观上抓好交通运输业的改革和建设。为此就迫切需要:第一,尽快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据预测,到2000年,客运量将比1980年增加4.34.9倍,货运量将比1980年增加1.92.1倍。到本世纪末,我国交通运输有三种发展目标:一是在1990年前做到基本适应运输需要,到2000年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交通运输立正成为先行,估计共需投资5000亿元以上。二是在1990年前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和,到2000年交通运输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估计共需投资3500亿至3800亿元。三是在1990年运输还比较紧张,到2000年仍不能适应国计民生的需要,交通运输继续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基于国情和国力的实际分析,我们认为第二个目标是比较现实的,必须尽早确立,以利于交通运输建设的短期计划、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衔接和落实。如果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口头宣传上讲一套,实际行动上另搞一套,那势必会继续造成战略失误。

第二,认真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这里包括:要合理调整运输结构,建立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网络化和开放型的综合运输体系要适当增加交通运输的投资比例,改革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提高投资效益要重视运输价格体系的改革,合理调整好各种运输比价,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要贯彻自力更生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建立技术先进的强大的交通运输工业,加快运输设施和工具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在商品经济制度下,交通运输与商品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交通运输与商品流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的发展必然引起交通运输的发展。他写道:“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⑥他还具体区分了生产过程运输和流通过程运输这两种情况,指出前者是“在每一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的位置变化”,后者是“完成的产品从生产领域运到消费领域”。⑦在商品经济中,流通过程运输实质上就是商品运输。对此,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商品在空间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⑧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清楚地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发展客观上会创造运输需求,从而导致运输经济的发展。倘若缺少必要的运输活动,商品便无法在空间实现位移,不能完成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变,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不可能最终实现。

马克思分析说,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品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部分进入商业。结果,不仅商人资本的量会增加,而且投在流通中的一切资本,例如投在航运、铁路、电报等等上面的资本都会增加。”⑨又说:“耗费在商品运输上的那部分社会劳动一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一一增加,首先因为把一切产品的绝大多数转化为商品,其次又因为远方的市场代替了当地的市场。”⑩这说明,生产的扩大会促进流通的扩大,而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会引起运输和邮电部门的发展,随着市场商品数量的增大和市场空间范围的扩展,客观上就要求商品运输劳动的增加。这是商品流通对交通运输发生作用具体表现。

其次,马克思又认为,交通运输活动对商品流通有着十分重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加速资本的周转。他曾精辟地指出“一个过程的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过程,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11“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善交通。”12同时,这一反作用也表现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开拓新的商品市场,直至世界市场。马克思说得好:“如果从一方面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末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起引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简言之,开拓世界市场的必要性。”13

马克思关于“两通”(交通和流通)的理论启示我们,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积极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应当坚持合理运输,发展联合运输。在当前微观经济普遍活跃的新形势下,商品运输的不合理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对流运输、过远运输、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车船空驶以及违反水陆合理分工,弃水走陆的运输等情况大量存在,造成在全国运输能力不足状态下的运力浪费和运费虚耗。从宏观运输活动分析,克服商品不合理运输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跨省市联合运输。这种联合运输以一次耗运、一次结算、上门取送、全程负责为标志。据1986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联运公司和县级以上的联运企业共250多家,乡镇联运站点已发展到2000多处,还有250多条零担货运班车线路和一批水上联运航线。为了适应城乡、城市之间物资交流量与日俱增的形势,在政策方面应鼓励联运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合,以便涌现更多的联运企业群体,形成更多的地区性联运网络,最终组成全国联运网络。

注: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4页,第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第4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70页。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68页。

⑧同上,第17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4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70页;第16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79页。

 

(原载于《赣江经济198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