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选集

程富恩 胡艳:市场经济中若干经济心理与行为探究

2018-06-20 来源: 作者:程富恩 胡艳

经济心理是指心理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经济心理的外在表现就是经济行为,而经济行为又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先划分为若干种类型再予以研究。倘若参照社会学家乔治·古尔维奇的多元类型分类法,那么,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经济行为予以分类。如根据行为的发生频度可划分为重复行为(如习惯或定期储蓄)和偶然行为(如冲动性购买);根据功能可划分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根据时间长短可划分为长期行为、短期行为和限时行为;根据行为者的数目可划分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根据行为发生的不同领域可划分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家庭中的经济行为;根据行为的不同层面又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经济行为。下面,我们就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经济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简略的解析。

一、金融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

1.关于投资心理与行为.投资行为是一种以获得未来资产增值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具有联系的广泛性、规模的扩充性、过程的连续性和劳动的多耗性等特征,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世纪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风波以及我国掀起的“实业投资热”、“股票热”、“房地产热”和“期货热”,无不是投资行为,使投资者在奉献与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其中,投资者的动机、需要、情绪、偏好、预期、对信息的认知与加工能力,以及对风险的知觉与态度等,都将对投资决策与行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经济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回避风险和追求稳定的心理偏好,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企业家或个人才可能冒险:一是选择的货币期望值大到足以弥补所冒风险时,值得去冒险;二是结局呈负性,直接威胁或损害企业家和个人的利益时,只能去冒险。德里曼分析了股市投资中的依从、感情、非理性等心理问题,并推断解释了许多职业投资者的缺陷。近来,对投资行为尤其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行为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新亮点,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的学——行为金融学。

2.关于收心理和逃税行为.税收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就其实质而言,税收是纳税人为了改善经济环境和必要条件并能得到相应的保护,向国家支付的一笔“社会成本”,因而具有整体的有偿性。同时,税收也是国家执行经济调控职能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政策来影响社会的需求和收入,调节财富的分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运行。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税收必然导致减少等量的消费,削减税收则会带来消费量的增加。但这并不是客观情况的准确表达。经济心理学通过研究社会纳税心理发现,这是一个或然性事件,人们在增税情祝下可能减少消费,也可能减少储蓄量来补充消费;在减税情况下,人们也可能增加储蓄节制消费。无论税收是增还是减,人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生活水平不变。税收变化到底是刺激消费,还是遏止消费,取决于人们对经济状况的理解,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对政府的税收政策的态度、评价和心理期望。非经济学的考虑,如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的程度,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与税收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同样重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0年2月在向国会所作的经济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懂得,在经济事务中存在着人的因素—习惯、信心、恐惧等。近年来,“理性预期”也成为经济学家包括经济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另外,税收和逃税漏税行为也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刘易斯1982年研究个体纳税心理时还发现,只有在纳税人感到就他的收入而言税收政策是公平合理的,才可能自觉地交纳税款,否则就逃税,产生“搭便车”行为,因而公平是纳税的心理前提。罗宾等人对逃税行为进行了模拟试验,认为社会比较对模拟的逃税行为是没有影响的。

3.关于地下经济行为.地下经济行为是指那些广泛存在的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稽查的经济活动,其主要特点是隐蔽性。它侵蚀了政府的税收基础,非法地将收入从诚实公民的手中重新分配到不诚实公民的手中;同时由于它对国家宏观经济数据体系的精确性的扭曲和损害,使得根据这些作为“经济温度计”的数据信息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失去原有的效力与意义,并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使经济能够恢复到稳定状态的“看不见的手”,最终导致经济的不稳定。从经济理论上讲,这种经济信息的扭曲和失真,也致使经济学界对经济病症根源的认识偏离经济生活的现实,对相应治理对策的寻求亦往往困难重重、无功而终。正因为此,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也把地下经济行为描述为他们考察过的最有兴趣和最令人困惑的课题之一。

在当今社会,地下经济行为的规模不断增大,如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表明,地下经济已占整体经济的5%-25%。目前,地下经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已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为此还产生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即地下经济学。经济心理学也已开始涉及这些问题,研究者们认识到:地下经济行为的错误导向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心理后果,如使更多的公民产生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减少奉公守法的意愿以及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的逐步丧失,其最终结果是侵蚀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对地下经济行为的深入系统研究,可以通过有效地减少其收益,增加其进入成本,同时疏导和防范其负面心理影响,来最终为遏止地下经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可行的对策。

4.关于通货膨胀的经济心理与行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病,即所谓“滞胀”。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如我国1988年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亟待经济学家苦苦思索,以期发现良方诊治的问题。传统理论将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求大于供,而过量的需求起因于货币膨胀和政府的财政赤字。由长期工资上涨趋势引起的成本变化,也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另外,传统观点还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们心理上对于价格上涨的预期引起需求的增长。经济心理学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开始于这样一个现实观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士视通货膨胀为恶魔,认为它制造了不稳定,暗中降低了自己的收入,但是他们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其行为不是超需要的购买,而是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经济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映也受心理预期的支配。当价格上涨并且人们预计今后还将继续小幅度上涨时,人们往往维持消费,或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只有在预期物价将会大幅度上涨或通货膨胀的初期,人们才可能采用囤积和贮藏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对付通货膨胀。坎普对个体的过去价格回忆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提供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事实支持。对欧共体成员国的通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敏感性是随通胀率的上升而下降的,证明了人们对通胀有着适应性。同样,关于通货紧缩的经济心理,也值得深入研究,这里不再详述。

二、企业中的决策经济心理与行为

尽管在经济情境中企业家行为极为常见,管理中也对企业家的激励问题关注颇多,但经济学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关于企业家的理论,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企业家的行为是独特和难以预测的。心理学对企业家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麦克利兰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控制点概念的研究。而经济心理学对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企业家的决策行为。其中,经济学家熊彼特研究过企业家的创新行为,管理学家西蒙研究过企业家的决策行为。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和实行技术革新的人。传统经济学则把企业家的行为抽象为自私的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以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前提,认为经济人的行为有着完全的理性,决策时所追求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价值”的“最大化”满足。经济心理学家采纳了西蒙的“有限合理性”思想,认为企业家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的方式可能与最大化原则很接近,但企业家活动的行为环境特点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竟争性,他的决策行为可以细分为获得行为和选择行为。前者由于受信息不完全性制约,企业家往往无法获得关于最大收益或最小成本的信息,只能在优先信息的基础上寻求收益与成本的最大差距,即寻求令人满意的决策。影响后者的因素除信息外,还有企业家本人的经验因素、人格因素和人际因素。在同样的可取信息中,企业家选择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即使选择了相同的信息,不同企业家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作出的决策还是可能不同。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企业家的选择行为只具有“有限满意性”。

从比较来看,企业家行为同消费者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商人的购买与投资行为,但经济心理学对企业家行为的研究范围更广,如西蒙就曾运用“满意”和期望水准的概念来考察企业家的决策。瑞典经济心理学家戴维生的研究表明,小企业中连续的企业家行为可以通过客观指标,以及对于企业家的职位和能力等需求的主观知觉来理解。韦尔纳利德认为,对于企业家行为的研究,应将心理测量和诸如客观指标系统变量等其他变量的评估结合起来,同时还应选择适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

此间题的中心是就业者和失业者的经济心理与行为。经济心理学家认为,工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工资上,而且是个人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达到一种征服欲和支配感等多方面自我实现的途径。工作充实了个人时间,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给人一种认同感和目的性。如何促使工作中的个人努力工作是现代经济学和企业管理长久以来关注的问题,而如何通过制度性的安排与改革激励企业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更高效和富有创造性,也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失业是原职业活动及相应经济条件的丧失。经济心理学对失业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人失业后的心理体验、工作期望、消费行为特点,以及失业者的心理健康、失业与离婚率、失业与犯罪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高失业率问题是西方社会的一个顽症,而在中国,随着市场化和私有化程度的提高,各类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失业后,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雇方按能力标准挑选职工,执业状况往往成为个人能力的无形测验。因此,失业者更可能出现心理失调、家庭生活兴趣减退、成就期望值降低以及对社会的满足感、对国家的信任感、对前途的自信心下降,长期失业者尤为严重。个人失业后的心理反应存在着个别差异。内向型的人往往倾向于自我归因,把失业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缺乏能力,因而具有更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外向型的人则倾向于把失业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因而发生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对小些。在全社会高失业率的情况下,也更容易恢复心理平衡。失业时间越长,失业者对工作的挑选越少,寻找工作的特点是“饥不择食”,随之而来更容易出现对新工作缺乏兴趣,动机水平不高。

当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缓解失业及其负面心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四、家庭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在所著的《家庭论》中从经济学观点研究了婚姻、生育率和家庭中的利他行为等间题,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不过,家务劳动仍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学者们认识到家务劳动是一种非正式的经济活动形式,在社会经济总体运转中有着重要作用。家务劳动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和“隐性GDP(应当确立隐性GDP的概念和进行统计),尤其在高失业时期,家务劳动常常缓解了劳动力对社会的巨大压力。

家庭经济行为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储蓄行为。储蓄是一种待实现的消费,经济学家把它界定为货币收入巾扣除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储蓄行为与消费行为相辅相成,都是人类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原有观点认为,人们的储蓄倾向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在经济繁荣时期或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将很多的钱存入银行,增加储蓄;经济萧条时期或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减少储蓄。卡托纳等人1975年在调查了消费者储蓄偏好后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收入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并非储蓄能力越强,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收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心理因素:

其一,储蓄动机。研究发现,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尽管前者在储蓄总量上可能远不及后者,但他们是“坚定的储蓄者”,会持续不断地把钱存入银行,储蓄行为的稳定性程度大大高于后者。正因为如此,调整利率对二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上调利率,能调动起高收入者的储蓄动机,将更多的钱存入银行;而下调利率则可能使高收入者减少银行储蓄兴趣,将存款取出转向其他更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如证券、期货等。但无论利率是升是降,都很少引起低收入者储蓄行为的明显变化。其原因在于持币量的限制和与高收入者不同的储蓄动机,低收入者储蓄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谋求增值,而是保障目前及今后日常生活之需的“非生产性储蓄”。

其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与期望。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大多高于经济繁荣时期,因为萧条的经济具有紧迫感和威胁性,往往带来普遍的社会恐慌,使人们感到前途未卜,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抵御风险和渡过难关的经济缓冲器—笔足够保障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生活需要的储蓄金,于是尽可能少消费多储蓄;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通常是乐观主义情绪占上风,于是,更多的资金被转向购买耐用消费品和满足旅游、度假等其他享乐型需要,储蓄量就相对减少。因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会出现创纪录的个人储蓄率,而近两年来我国央行先后几次调低利率以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带动宏观经济增长,但均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也正是由于我国储蓄者普遍注重储蓄资产的保值功能、今后的长期消费预算以及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期望所致。

五、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心理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变动。而解决属于精神范畴的心理因素问题,单纯靠经济手段未必能够奏效,还要从意识形态入手,采取精神的、思想的办法。如果不这样做,听凭人们对经济变动的心理自由发展,也就等于对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经济变化放任不管,也就等于放弃了对此的调控。

经济心理与宏观经济生活的关系表现在诸多方面,具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人们对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心理因素。当人们预期物价可能较快上升时,有时增加购买,进而使物价加速上升。(2)企业对市场销售情况的预期,会影响着投资、生产和流通,进而对宏观经济构成影响,如果多数企业家认为市场销售情况不好,就会相应地减少投资,从而使宏观经济有可能出现过冷的现象;相反,如果认为市场销售情况看好,就会相应地增加投资,进而促使宏观经济趋热。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心态都是如此。近10年来粮食等农副产品一多就多得不得了,一少就四处告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因为心理预期导致的抛售或囤积所致。1994年前后,在国家严格控制基建规模的情况下,钢材期货价格看涨,就主要是不少企业预期未来钢材价格上涨,集中购进钢材所致。(3)某些民族习惯反映在居民心理,便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例如,我国的生肖吉凶就影响结婚和生育的时间选择,进而影响市场的供求。(4)社会各阶层对政治形势的估计,会影响其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的变化。(5)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偏好,从某一个个人或阶层来看,属于微观经济,但如果某种偏好一旦成为一种心理和社会时尚,也会影响经济生活的变动。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心理宏观调节有以下领域:

第一,对经济发展速度或者说经济冷热的预期的心理调节。西方有些国家的政府经常发表专家对经济趋势的预测,有年度的也有季度的,尽管意见不一致,由于集中了多方面的智慧,这些预测有一定的可信度,对企业和居民的心理有很大影响。从预测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调节企业和居民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运用宏观经济模型,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计量分析后,发表的年度经济预测报告等,就是一种做法。

第二,对重要经济指标的心理调节。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人们判断经济生活未来变化的基本坐标,对人们的经济心理的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引导好企业和居民对这些重要经济指标的正确判断,是经济心理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的经济指标如股市、外汇、粮油、钢材的指标等,引导企业和居民对这些重要指标做出正确判断,可通过在报刊上、期货市场上定期搞专家预测或研讨会等形式,加以引导。

第三,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流的心理调节。鉴于前述对家庭中经济心理与行为的分析可知,低收入者的储蓄动机远远强于高收入者,因而对于中小股民、散户而言,降低利率达不到政策预期的效果;对于大户、高收入者而言,在经济衰退和股市低迷的时期,降息会使大户资金转移至海外市场,故有可能陷入不良循环。利用经济心理因素,从一定层面上(如政策、媒体宣传等)一致给予投资者信心,冲破不良循环的瓶颈,有利于开始新的经济周期循环。

第四,对重大经济事件进行导向性的述评。媒体和专家的述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经济心理。要研究报道经济问题中的宣传艺术。在经济报道中,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但也不能教条,选材报道还应懂得群众的经济心理,讲究艺术性。假若有关部门或团体对群众的问卷调查表明,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强烈,这时,单纯公布调查情况,就会进一步加强群众对物价上涨的认同,那么,就可以同时报道有关专家对物价变动趋势和群众心理的深入分析,以确立更客观和准确的走势判断。

除上面所述的几个问题之外,经济心理学涉及的论题还有:人们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反应特征、耐用消费品周期性波动的心理规律、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指数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指数的统一性、储蓄与借贷的关系及工资和价格的变化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国际经济关系等。当然,经济心理学家目前并没有就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一致意见,他们似乎比较多地通过“研究什么”去发现和思考“应该研究什么”,这种状况反映了这门新生科学的发展现状。

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一直强调,心理学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任何研究人的社会科学,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是不可能完美的;应当构建涵盖各个经济领域和市场主体(个人、企业与政府等)的经济心理学体系;要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吸收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基本理论层面的东西,改造西方经济学使用的“心理预期”、“心理偏好”和“主观效用”等范畴,并以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其中包括确立海派经济学“新经济人论”的核心范畴。)1992年,我国出版法国经济心理学会会长阿尔布的《经济心理学》一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再次证明我们这一研究思路的超前性和经济心理学的极端重要性。

注释:

①参见葛建营:《经济心理宏观调控论》,《经济研究》,1996.4

②参见程恩富:《重建中国经济学:超越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学术月刊》,2000.2;日本经济理论学会主办:《经济理论研究》,2004.1

③阿尔布:《经济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原载《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为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