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1月28日,《光明日报》记者访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张其佐博士《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一文发表后[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文所提出的原创性和开创性的观点,引发了《光明日报》组织的一场参与面广、争论激烈、备受经济学界关注的争鸣。《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涉及的面很广,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对它的内核、意义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一、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科学内核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提出,或是一个新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判断它的正确与否,不能从它的枝节、表层上作答案,而应深入它的内层,从它的本质特征,从它的核心内容上进行分析。以此出发,我们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是应予肯定的。
1.分析的方法是科学的
方法虽不能直接反映对事物分析的正确与否,但分析的方法是否正确却能直接决定对事物分析的正确与否。因而判断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是否正确,有必要研究张其佐教授的分析方法。
(1)以技术革命为出发点分析产业革命发展趋势是正确的
张文提出,自工业革命至今,世界已经历了五次产业革命。这些产业革命是怎样引起和发展的呢?是由技术革命所引起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必然会演变为产业革命:18世纪的“早期机械化”技术革命,引发了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动力和铁路”技术革命,引发了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和重型工程”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以石油和重化工业及电力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福特制和大生产”式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和通讯”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以IT为主导产业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在此基础上,张文又提出在未来将要爆发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生命和基因产业。
自工业革命至今,发生过几次产业革命?有人对张文提出不同的看法:“综览工业革命至今的技术发展过程,各类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演进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革命,其实只有三次。18世纪中叶以牛顿力学以及机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出现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磁理论和电力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引发了能源技术和运输技术的革命,并带动了以电气、有机化学、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其特点是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中叶以现代物理学、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即当代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由此,张其佐博士关于工业革命以来的五次产业革命的划分法值得商榷。”[2]
自工业革命以来,到底发生过几次产业革命历来有着不同的划分,把它划得粗一点,则为三次;把它划得细一点,则为五次。是三次正确、还是五次正确,可以另作研究,这对张文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预见来说,并没有多大关系。
这里的关键在于,张文以技术革命为出发点分析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这种分析方法是否正确,这是应予回答并有着决定意义的问题。
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来说,技术革命是引起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并带动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条件。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人和自然之间,技术是人们调节和控制自身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手段,是物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在人和社会之间,技术作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引发起一次大的产业革命,同时,也把社会制度向前推进一步。因而张文以技术革命为出发点分析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这种分析方法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
(2)以全球经济供需矛盾为切入点分析产业革命发展趋势是客观的
技术革命又是怎样兴起的呢?张文说:“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过程具有两重性:它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创造投资高潮和生产高潮……周期的主导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同时制造着投资低潮和生产低潮的潜在可能性……周期的主导产品供过于求……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呈现相对平衡到严重失衡的状态。”面对这种形势,“一部分企业为提高利润和扩大销售,必然要进行技术创新,等到大部分企业都采用新技术摆脱困境时,便会形成一个新的投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生产高潮。因此,每个长周期的涨潮时期都伴随着技术革命。”
张文的这一分析,以经济增长长周期理论为基础,以全球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并以供需矛盾作为分析的基本点。由此,他分析未来产业革命发展的趋势,明确提出:“从全球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来分析,在未来将要爆发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和基因产业。”
有些学者为什么不同意张文的分析,产生分析的基本点在于是从一个国家的国情出发,还是从全球的供需矛盾出发。如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博士认为:“我们应当积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但总体而言,中国的产业变革只能属于混合型的模式,既要打基础,补四、五次产业革命的课,积极提升已有的产业,还要在新兴产业上有所突破,从而整体推进。”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博士认为:中国的产业革命只能是混合模式。从发展的区域看,台湾、香港、上海、深圳等地,可能要推进第五次和第六次产业革命;中部则要推进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革命;西部可能要花大力气补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课。[3]上述学者的分析显然是以中国为基点,不是以全球经济供需矛盾为出发点。
产业革命分析的基本点应放在哪里?我们认为它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转折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应该是从全球出发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不论是“三次产业革命”的划分,还是“五次产业革命”的划分,都是从全球分析出发的。由此分析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当然也应从全球出发,因而张文的这种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3)以主导产业为标志分析产业革命发展趋势是合理的
怎样分析未来产业革命的内容,是以主导性产业为分析的基点,还是以综合性产业为分析的基点,这是与张文的又一分歧点。张文以前者为分析的基点,提出在“第六次产业革命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和基因产业。”有的学者则是以综合性为出发点,不同意张文的分析。如韩民青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具有突出的综合性,这表明它不是单一领域的革命而是多领域的全面革命,”它“表现在诸多方面。首先,引发新产业革命的可能是一系列新科技革命,而不是单一领域的科技革命。目前,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环保科技、太空科技等众多领域都在发生重大突破。这充分显示了目前新科技革命的高度综合性。其次,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新产业革命也在众多的领域同时发生,例如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已充分说明这一点。”[4]
这两种分析哪一种比较正确呢?我们认为需要以分析的要求为依据,是要了解某一时期产业革命的“量”还是“质”。如果要了解某一时期发生了哪些产业革命,那么不管其作用大小如何,应采用韩文的方法。但如果要了解某一时期产业革命的“质”或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则需采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导方面的分析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区别这一时期产业革命与那一时期产业革命质的不同。因此,在对产业革命历史时期的划分上,人们历来总是把某一时期的主导产业作为这一时代的标志。由此,我们认为张文对第六次产业革命作了单一性的分析是合理的。
2.基本判断是正确的
(1)从生产力发展规律看,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产业是主体对客体的必然要求研究生产力理论的专家原道谋教授提出,在某些假设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生产力;第二阶段,农业生产力;第三阶段,工业生产力;第四阶段,亦即未来发展是什么生产力呢?他说:21世纪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是环保生产力[5]。在四个阶段的生产力中,人作为主体对客体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原始生产力阶段:由于人类刚从动物中划分出来,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无法摆脱自然的奴役,向客体只能提出最低的要求。
在农业生产力阶段:由于铁器的使用、农具的产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向客体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吃要有粮、住要有屋、穿要有衣,追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工业生产力阶段:由于机械化的大量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界认识的不足,导致出现了双重效应:一面创造了工业文明,另一面则使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严重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环境污染,促使了人们的觉醒。
在环保生产力阶段:这是一个方向目标明确、路径和措施尚在探索的阶段。所谓方向目标明确,既生产力的发展再不能走过去历史的老路,而必须走一条以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延长生命为中心的新路,使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处于最佳的状态。熊映梧教授把人类与自然关系状态分为五个等级:
A级——最佳状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顺乎自然,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
B级——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次佳状态。人类比较了解自然,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注意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一旦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能及时加以处理。可以基本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这是21世纪人类可以争取达到的目标。
C级——勉强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共处关系。
D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危险状态,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E级——人类无法生存的状态。
对此,有论著指出:纵观世界各国,今日处于B级状态者只有少数几个发达的小国,处于D级状态的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多数国家处于C级状态。向B级状态前进,还是向D级状态后退,这是21世纪(也是下一个千年)全球性的大问题。[6]
上述两位是中国最早研究生产力理论的著名专家。不论是原道谋教授提出的环保生产力(有人称之谓绿色生产力),还是熊映梧教授提出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五个等级,都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即应以人为中心、以人与自然最佳状态为目标。而这一点与张其佐教授提出的未来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2)从社会发展过程看,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产业是自然结果
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社会的追求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GDP时期、HDI时期和GGDP时期。
在GDP时期:GDP或是GNP作为一项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有它的合理性,也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一个进步。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完全建立在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基础之上,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为主要目的。由此,有的学者称之为这是以物质资源为本的“物质经济”。[7]这一时期最大的弊端在于,为了实现GDP的增长,人们不惜大量开采和过度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不惜污染和破坏环境,结果导致资源逐渐枯竭甚至全部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如水灾、旱灾、沙尘暴、泥石流、水质污染等)。
在HDI时期: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两个光辉思想:一是人类应该摈弃把物质看成最重要经济资源的传统认识,而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二是人类应该摈弃传统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时期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联合国制定第二个10年(1970~1980)国际发展战略,把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加上社会变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推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从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表示;知识——用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大学生入学率加权平均来表示;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来表示。[8]⑧这一变革,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的提高,开始认识到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并不单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GGDP时一期:亦即绿色GDP时期。它是对传统GDP指标的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的基本点是“以人为本”,发展准则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要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要以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为出发点,都要以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长寿为落脚点,都要以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生产、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为着眼点,全力建设好三大系统:(1)生态文明系统,它包括建设科学的生态文明模式、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意识,杜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社会文明系统,它包括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系统、制度文明系统和精神文明系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3)主体文明系统,,它包括主体的思想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和医疗卫生建设,使人的素质和体质得到全面提高。
社会发展的三个时一期充分展示了人们追求的一条基本轨迹,即发展经济,人们并不是以经济为目的;促进社会发展,人们也并不是以社会为归宿,而所要追求的是人们生活的仁福和生命的延长。这恰与张文所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内涵相一致。
(3)从人们的需求看,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产业是追求的最终需求
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把人们的需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与表现需求。所谓生存需求,就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所谓享受需求,是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舒适程度的需求。所谓发展与表现需求,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可分为现时的发展需求和最终的发展需求两个阶段。现时发展与表现需求,如接受教育,以发展与展不自己的智力;参加各种锻炼,以发展与表现自己的体力;参与音乐、舞蹈、戏曲等各种文娱活动,以发展与显示自己的艺术力,等等。最终发展与表现需求,既然是要在现时需求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那么就必然通过延长青春、延长寿命,增加在世逗留的时间和质量来体现。从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到发展与表现需求的发展序列,是人们需求追求的必然结果和最终要求。诚然,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其衡量标准不尽一致。
英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币需求和自我成就(实现)需求。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是否准确,虽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对人们需求的揭不由低向高发展,即人们通常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然后才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一级一级向上攀登,这一规律是为人们所共识的。
从马克思主义学者把人们的追求分为三类需求,到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撇开他们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就他们所揭示的人们需求的追求来看,方向和目标是相似的,即有了生存要享受,满足了享受要发展,要自我表现或实现,在不断提升享受、发展和表现之过程中,追求延长自身的生命周期就成了必然的最高追求。
上述三个方面: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过程和人们对需求的追求的分析,概括为一句话:张其佐教授提出的在未来将要爆发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和基因产业”的判断,我们认为是正确的。
二、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现实意义
张文发表后,为何能备受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关注,并有百余人直接书写参与讨论,这是因为张文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许多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意义的问题。
1. “预见”的理论意义:丰富了分析经济周期的理论内容
引起经济周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等因素,这一点,张文是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张文的创见在于对技术革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丰富了技术革命的内容。以往谈技术革命一般局限在设备更新、工业改革、技术进步等方面。而张文提出“技术革命包括新的关键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新产业、新的基础设施及其新的制度和管理的创新”,拓展了技术革命的范围,这就更为符合现代经济周期变动的实际。
——提出了技术革命的二重性。以往分析技术革命对经济周期的变动,主要是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很少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张文则明确提出“技术革命经济发展过程具有二重性”:它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创造投资高潮和生产高潮,此时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创新占据主导地位,周期的主导产品供不应求;另一面又同时制造着投资低潮和生产低潮的潜在性,此时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衰竭,周期的主导产品供过十求,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呈现由相对平衡到严重失衡饿状态。综观世界经济近几百年发展的历史,每个经济长周期,具体的时间可能会有长短,而每一次的技术革命从产生到消亡的确都遵循着这一规律。“技术二重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论述了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以往对这三者关系的论述,较为复杂而繁琐,而张文则以最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技术革命具有丰富的内容,而每一重大的技术突破才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大规模集中的浪潮,由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演变为产业革命。在原有技术创新逐渐衰落时,新的技术创新周期又孕育并导致新的产业革命,新的经济周期又被启动,“世界经济发展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推向前进”。
2. “预见”的方法论意义::经济理论研究要敢于探索
张文发表后,之所以能引起经济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受其研究方法的启迪,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启迪之一:对经济需币视前瞻性的研究。张其佐教授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研究,就是前瞻性研究的示范。虽然对第六次产业革命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但需要重视对未来产业革命的研究,则是完全一致的。对经济需要作前瞻性的研究,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更是经济理论本身的需要。
启迪之二:对经济需注重规律性的研究。张文对产业革命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对经济长周期进行了规律性研究,对技术革命与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规律性研究等等。至于他的这些研究,是否真正把握了规律或可商榷,但他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是清楚和明了的。只有对经济进行一系列的规律性研究,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犯以偏概全错误;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犯就事论事的错误。
启迪之三:对经济需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张文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明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产业和基因产业。”尽管对此存在个别不同看法,但对未来产业是什么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地进行创造性研究,既是个人提高学术素养的关键,也是当前繁荣发展经济学的迫切需要。
[1]对张其佐教授的引文,凡是未注出处的,都引自此文。
[2]钟惠波,连建辉:《也读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华文摘》2003年第Ⅱ期。
[3]以上均见《成都日报》2004年理论专刊
[4]韩民青:《新产业革命的综合性及应战性》,《光明日报》2004年7月20日B2版。
[5]原道谋:《环保生产力——21世纪生产力发展的主题》,载《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5—427页。
[6]熊映梧:《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新千年经济学的头号课题》,《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423页。
[7]刘思华:《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展望》,载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年版。
[8]田向利:《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观念的演进》,《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