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政策创新

程恩富 王朝科: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纽带(上)

2018-06-24 来源:《海派经济学》2009年第1期 作者:程恩富 王朝科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纽带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所以,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是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纽带

从经济理论研究的视角看,长期以来,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从根本上讲还是把经济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来看待,单一研究经济系统量的增加和结构改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仍然循着经济增长的路径展开,忽视了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政策研究根本没有找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联系的切入点,这是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与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一些重要问题展开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理论渊源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一切人类文明先进思想的结晶科学发展观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根本体现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与人类中心主义”、“以个人为本”、“以我为本等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就是突出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等多维关系中寻找和谐,从而实现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以人为本发展观是对历史上各种发展思想的承继与拓展它既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肯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又从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突出了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一样重要,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充分展现了其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正是因为新的发展观吸取了历史上各种发展思想的精华,才会显现出其科学性和系统性,触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本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肯定人是感性与理性的互渗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融合,肯定人的行为的创造性合目的性与可调适性,肯定人在整个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它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弘扬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实践意义,首先就在于它确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包含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确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有机整合的复杂系统,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多子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由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系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和自然系统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各子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演进过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同演进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人类一切文明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自然成为其最核心的系统原则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物质文明的程度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之间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相关的关系,这已经被人类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工业文明以后的发展史所证明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包括一定时期和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阶层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代际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和谐,等等,是所有人都能够公平地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

第五,科学发展观的路径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土地矿产等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力不断强化,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径

学术界从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层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学发展观这座思想大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看,目前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层面研究偏多,微观层面的研究不足由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比较短,而且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思想集成,理论界呈现这样的研究格局是必然的,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深入,是理论研究深化必然的逻辑路径

第二,综合性战略性研究偏多,动态性层次性研究不足发展和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从唯经济增长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从线性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等,无不佐证了这一论断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异大,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既不能超越发展所必需的必要条件,也不能落后于实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条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分阶段,因此,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动态性层次性,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三,理论研究偏多,应用研究不足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几年的实践,虽然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但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同时,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应用研究还没有非常贫乏,需要进行艰辛的探索

第四,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约束问题和评价监测问题所谓约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核心价值观等要成为行为主体的自觉行动所谓评价和监测,就是要有一整套科学的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体系和监测体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纽带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不同视角

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不同的学科基于不同的视角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侧重从它的哲学基础和哲学内涵哲学原理上展开,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开拓运用,是认识论原理的自觉展开,是辩证思维方法的综合集成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深刻揭示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以及发展的基本要求等重大的理论问题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们社会福利的实质改进以人为本,就是强调经济发展对于人的发展和福利所造成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首先考虑人们福利水平的实际增进程度,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某些指标来说,也就是要看人民群众的收入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改善,推动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强调从社会角度以全面的综合的效率为出发点,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效率兼顾社会上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程度,对于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在主要强调机会平等的前提下,适当兼顾结果的平等从结果角度来说,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发展经济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促进全体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与增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兼顾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强调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特别是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土地和城市规划农村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等方面更要特别注意强调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等有关方面的协调发展伦理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现代伦理精神不仅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而且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协调不仅体现人的目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能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目的——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价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对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责任与使命,进而确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从现代伦理学来看,伦理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关系之所以是一种价值关系,在于它蕴含着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亦是主体对社会进步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过程对于主体来说,在社会活动中,总要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等种种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主体的社会理想及行为目的便逐渐显现出来,进而对推进人一社会一自然这一超大系统运行的价值亦显现出来上述伦理关系作为一种价值关系的抽象,其核心就是怎样推进人一社会一自然这一超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它集中体现了主体对自己在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中的地位和应担负的道德使命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自觉经济伦理学则从经济理论的视角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公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导向、“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最新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构建了发展的理性精神与发展的伦理意蕴紧密联系和谐统一的崭新发展理念"它汲取了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在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的墓础上,提出了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目标"文化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揭示的人文内涵是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价值取向都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并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确立社会伦理和生命伦理的标准系统论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系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以自然为对象的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的利用与改造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则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改造所做的各项准备,包括社会关系准备生产力准备以及文化心态准备等,正是有了人与人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发展系统才得以运行

各种研究视角为我们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不同的维度,但是这些研究并不能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化,从而为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提供直接的帮助,为此我们需要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进行抽象和系统分析

对科学发展观的抽象与模型化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经济发展视作复杂问题来处理,强调发展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重视发展中各种复杂的变量关系,重视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它从系统的非线性方面对社会发展进行整体动态考察,认为发展不是取决于哪一对矛盾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而是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多种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及其协调祸合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多维的系统思想,是在多维要素的交互作用融合整合的有机整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多维性,发展是多维要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合力二是协同性发展首先是系统与要素之间协同,系统合力离不开要素分力,分力融合成系统合力”;其次,发展要素之间的依存性增强最后,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协同,系统受环境制约又制约着环境,在双向互动中协同发展,成为发展的机制三是开放性,全球化和网络化,增强了人类社会的关联性,任何一个系统和要素都不能独立于网络之外,这就决定了世界的开放性四是综合性,系统是各个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的功能不是各要素功能简单叠加,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系统的综合整合,寻求整体最优化

如果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进行高度的抽象,其实质是要解决一个和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人和为人类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